前日,朋友寄来一本小书,装帧雅致、风格清丽,竟带有些许清凉之意。于是,在一夏日午后,小窗闲坐,一本清茶,翻开了这本小书——《做个优质“剩女”也不错》……

  这是一本适逢时宜的书。

  因为,时下正是一个“剩女”一词非常流行的时代。江苏卫视的《非诚勿扰》炒红了“剩女”许贺博士;浙江卫视《为爱向前冲》、安徽卫视《缘来是你》、山东卫视《爱情来敲门》、东方卫视《百里挑一》等等众多的相亲节目,更是将“剩女”问题日益放大,成为媒介公众的议题、人们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。

  “剩女”一词究竟从何时开始的,人们已经不去关注,只是据有关人士考证,在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里就已经有了“剩女”一词。“剩女”一词,对于那些大龄未婚还没有找到对象的女性的所谓称呼,究竟是否会让此类群体接受,人们也好像并不关心。目前,公众关注的焦点,与其说关注“剩女”一词,到不如说更为关注的是“剩女”这一群体本身。在相亲节目中,有牵线搭桥的;在门户网站上,有答疑解惑的;在专栏节目中,有出谋划策的;总而言之,焦点只有一个“剩女”。所以,本书可谓生逢其时,恰合时宜。

  《做个优质“剩女”也不错》讲述的就是在当今时代,“剩女”们如何自我认知、如何找到自我、如何看待爱情、如何享受人生的故事。

  如果你也是“剩女”中的一员,你会发现,你的思绪真的会被作者的快乐与乐观所带动与感染,告诉自己从明天开始——做个优质“剩女”也不错。

  话虽至此,这又不像是一本合时宜的书。

  因为,此书并非时下大行其道的“剩女”如何“除剩”的宝典之一。如果,你希望在这里找到如何吸引成功男士、钓得金龟婿的秘笈;希望看到“剩女”群体们如何唉声叹息和同病相怜;那么你恐怕要失望而归了。因为,这绝非作者的本意。

  在这里有关美丽、有关婚姻的话题,都找不到我们所认为的约定俗成的答案。

  比如我们常说的“女为悦己者容”,作者会告诉你:“你以为女人只为一个欣赏自己的人而美丽?错了,每个女人都有一颗颠倒众生的雄心。”

  比如说,我们对于“美丽”的认知,作者认为“所谓美丽,都是在某些标准下的美丽。我们的错误便是总以为那些标准亘古不变、必须遵守,其实,它真的不堪一击,不值得我们那么执著。”

  比如说男色时代。作者直言不讳地认为:“女人喜欢帅哥就像喜欢冰激凌,各有各的口味。善变的女人那善变的审美观造就了不同型号的帅哥——由此可见,女人比男人更懂得欣赏美,更有想象力。”

  如此,让人觉得“惊世骇俗”的语言还有很多,比如,拒绝唯心主义婚姻的理由;比如,不结婚与“不能结婚”之间的辨别。在我们为作者这些坦率而直接地话语有些咂舌之余,一种敬佩之情也同时油然而起——她就像道出了皇帝新衣真相的那个小孩子,说出了众多藏在心底却未敢直言表达的话语。

  难道不是吗?女人应该永远属于她自己,即便你已嫁作他人妇,也应该始终保留着内心的独立与高贵,就像多年前舒婷的那首《致橡树》,“两人仿佛永远分离,却又终身相依”。既然婚姻都是如此,那么,对于还在待字闺中和选择一个人生活的女子,岂不更是这样吗?作者用自己的言语,解构着“剩女”一词的同时,也在重新建构着“剩女”的内涵。所以,对于那些对“剩女”带有有色眼镜的人看来,也许本书并不合时宜。
          此书,像一本心情小品。

  “做个优质‘剩女’也不错”,就似一种在坚持中的自我肯定与浅吟低唱。

  如果,让我为这本书假象一个作者写作的场景,我想我会直觉地选择繁星满空的夜晚,因为这种感觉真实地来自于书中的文字,充满了回忆与温情,就像我们每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,真实地面对着自己,抒发着一己的心情。有快乐、有感伤、有迷惑、也有顿悟。

  在书里,温馨的场景很多,许多见之于作者与闺中密友的聚会中,她们在一起会谈到女人、谈到男人、谈到爱情、谈到减肥、谈到人生;这些密友的对话录好似一部讲述“3SLADY”—— single(单身)、seventies(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)和stuck(意为“被卡住了”,即嫁不出去)的美剧《欲望都市》。当然这个类比也许不太贴切。因为,书中的话题远没有那么活色生香、而是带有淡淡的校园风情。

  在书里,自我独白的话语很多。这些独白是一种智性思考之后感性的流露,所以让人感觉意韵厚重,但文字清灵;其就像经过百折千回的河流,终于归入大海。

  但是,这又不像是一本纯粹的心情小品。

  因为,书中灵动文字的深处不仅仅流动着作者内在的心灵独白,更蕴藏着对人生的理解与领悟。比如,谈到淑女,作者认为“淑女的实质不仅仅是天生的美丽、高贵、富有,也不仅仅是世人眼中的学识、能力,风度,而是内心的品味与修养。这样的淑女,是女人一生中最长久的选择。”比如,谈到婚姻,她说道,“其实,很多单身的女人就是在等待这种纯洁的婚姻。为了等待生命中的完美,她们已经在现实中完善了自己,不需要为了房子、户口匆匆把自己批发掉似的匆匆步入婚姻的礼堂。她们可以不动声色地等待心灵的颤动,等待人生中再次来临的‘初恋’,她们已经得到了选择的自由。”

  这文字,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莲花,在世俗中,出淤泥而不染,洁白而高雅,清爽而不妖娆。这道理,还像一坛陈年佳酿,只有经过岁月的沉淀,才能够如此清香却不醉人,让人越品越有味道。

  作者在心灵独思之间,文字也在古今之间穿越,让我们看到了,决非一般心灵小品所具有的知性的美丽。从《聊斋志异》中的温姬、《灰姑娘》中的辛德瑞拉、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?卢瓦栽夫人、到《海的女儿》中的美人鱼、19世纪奥地利的茜茜公主、《乱世佳人》中的斯佳丽、《蝴蝶梦》中的吕贝卡、《威尼斯商人》中的鲍西亚、《远大前程》里的郝薇香以及沉了百宝箱的杜十娘,最后到《大明宫词》中的太平公主、《色戒》里的王佳芝;这些或是经典的女性小说形象、或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屏幕女性,她们的故事、她们的命运被作者进行了逐一地评点。在点评中,显见了作者渊博的学识,但更为有趣的是,更洞见了作者成熟性格中,还保留着小女孩一样的童心与率真。但见,她在评点鲍西亚时的一段独白:“如果我是鲍西亚,我会选择一辈子只作巴萨尼奥的好朋友,就算一辈子不结婚也决不嫁给他,哪怕他一直都是自己最好的朋友。” 
     
  那么,文字的主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女子?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小书?我力图在书里的灵光片羽中按图索骥,描绘出她的样子,后来发现,也许这样做便是徒劳无益,因为她的魅力恰在于道与不道、似而非似之间:清新并不清高、孤独但非寂寞,成熟而不失童心,……也许就像手中的这杯清茶吧,等待懂得的人来品出它的味道。